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面临重大风险、重大任务的考验,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法宝。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当前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必须不断增强“四心”,一鼓作气,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增强必胜之心,激发昂扬斗志。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贫困人口大部分脱贫,剩余的未脱贫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难度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疫情防控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体现了“为天下所不能为”的中国力量,展现了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中国精神。“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精准施策,就一定够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增强责任之心,夯实笃行之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言必信,行必果。离决胜之期只剩下200多天,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加强脱贫攻坚工作。要把脱贫攻坚放在突出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推进,不敷衍,不放松。要紧盯未脱贫人口,彻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如期脱贫摘帽。要建立返贫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克服天灾人祸影响,及时化解返贫风险。 增强仁爱之心,锤炼为民作风。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作风。脱贫攻坚领域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根源,在于思想上滑坡,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漠视群众疾苦。要始终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阶段,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解决农产品受疫情影响而滞销的问题,要积极和金融机构对接解决发展扶贫产业的资金短缺问题,要联系学校共同解决贫困学生居家学习的软硬件设施问题,要通过兜底救助,解决医保报销之外,重病患者医疗支出过大的问题……形势在变化,困难在变化,要以不变的真心,及时应对,妥善化解,让困难群众得到真帮助,获得真实惠,只有这样才能真脱贫,脱真贫。 增强谨慎之心,凝聚决胜力量。行稳方能致远,厚积方能薄发。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冲一冲锋就能打赢的。非贫困县,非贫困村地区更不能掉以轻心,敷衍了事。要不断提高脱贫质量。收入仅仅是一项指标,脱贫质量还反映在贫困户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要不厌其烦,言传身教,引导贫困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要加大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的关怀力度,既提供物质帮助,又给予精神慰藉。要不断完善脱贫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力,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要不断加强感恩扶志教育。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让贫困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树立脱贫典型让贫困户明白好生活不是等来的,要来的,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才能永久脱贫,生活越过越好。 这四个“心”,归根到底就是时时不忘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目标。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只要我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