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总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纪委的事情,党委也就是开个会、发个话。仔细阅读了责任书的内容,我感觉到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接过区委主要领导颁发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时,唱凯镇党委书记吴俊龙不禁感慨地说道。
近年来,临川区始终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事关全局发展的大事、实事来抓,明确细化了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部门落实责任,坚持做到明职责、勤履职、严问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明职责——紧揪主体“不甩手”
“我承诺,决不违规插手工程项目建设,决不允许自己的亲属在临川经商做生意,决不违规提拔使用干部,请大家监督我。”6月5日,临川区委书记李智富在“一把手抓廉政”电视访谈节目中,向全区人民作出了担负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庄严承诺。随后,全区33个乡镇场、街办党委书记依次通过镜头作出承诺。
今年3月,临川区委常委班子成员先后走进“廉政讲堂”,通过讲廉政故事、提廉政要求、部署廉政工作、作廉政承诺,现身说教,率先垂范,为全区各级党委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树立榜样。如今上级“一把手”为下级“一把手”上廉政党课在该区已成常态。
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厘清党委的权力和责任,该区制定了《开展“区委用权监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了区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对区委“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进行公示。下发了《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表》,明晰各地各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在年初的区纪委全会上,区委向各乡镇场、街办和区直单位颁发《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区纪委向各级纪委颁发《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书》,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密织责任落实网,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勤履责——把好四关“不松手”
“有为才有位”,是该区使用干部的风向标。2011年,虽未单独见过区委书记,展坪乡党委书记张启良因推进江西广银铝业项目成绩显著被组织提拔重用。该区坚持选拔任用干部常委会票决制,开展民主推荐和干部考察风气测评,积极拓宽群众对干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最近一次中组部组织的选人用人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该区获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的好成绩。
以零容忍态度严查侵害群众利益案件。开展移民扶贫、社会救济、医药购销等六大民生资金专项检查,共查处违规使用民生资金1.2亿元,纠正资金9000余万元,立案查处15件。严肃查处了临川区人民医院原董事长杨昆林收受药品回扣案,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加强监督制约,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先后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若干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等制度;在全区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违规收送“红包”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坚决刹住收送“红包”不正之风;建立公务消费一体化监管平台,将所有预算单位的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务外出、公务采购、会议和培训等公务消费行为全部纳入监管范围,让公务消费无所遁形。
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惩治腐败。区委建立了常委会定期听取纪委专题汇报工作制度、集体研究解决大案要案制度。今年以来,区委先后召开6次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文件21个。区委全力支持纪委“三转”,专门下文规范基层纪委书记的分工,明确纪工委副科级以上干部派驻重要单位兼任党委(党组)委员,保留由纪委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17个,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公务消费一体化监督、农村 “三务公开”、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等移交给相关职能单位。
严问责——亮剑惩腐“出重手”
近日,临川区纪委严肃查处了龙溪镇发生的溃坝责任事故,其中主要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9名镇村有关干部被严肃问责。该区充分用好“一案双查”这个“杀手锏”,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地方和单位,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对公务消费支出排名前十位的单位发出廉情预警单,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和3起责任追究典型案例,5名“一把手”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力被区纪委约谈……临川区委和区纪委在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时,出重拳、严问责,持续亮剑惩贪腐。下发《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方案》,由区委常委带队,深入各地各单位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今年以来,全区共有5名党员干部受到责任追究,3个单位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及时受到重点廉情预警。
据统计,去年以来,该区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85件,其中大要案36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13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人。(陈满兰、丁志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