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风廉政建设安装“监督眼”“廉情耳”
临川:聘请298名社区监督员 织牢党风政风监督网
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谁来监督?社区干部办事不公、效率低下谁来监管?中央“八项规定”是否落到实处?“四风”查纠是否存在隐性反弹等等。为了破解以上难题,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纪委积极探索建立党风政风监督岗制度,在5个街道办事处38个社区中聘请了298名党风政风监督员,主要监督本社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执行八项规定和廉洁从政情况。监督员评选推荐过程本着群众公认的原则,通过社区居民推荐,经街办和纪委共同考核,从社区居民中选出群众公认、作风过硬的人员担任,监督员一般由辖区内退休干部、老党员、居民代表等人员组成。
信息公开亮身份
7月29日一大早,家住临川区青云街办红石嘴社区的原抚州纺织厂工人喻金芳买菜路过社区居委会门口的宣传栏,她停下脚步往橱窗里“党风政风监督岗”栏目里认真查看着新张贴的《红石嘴社区低保人员名单公示》,喻金芳自豪地告诉我们“你看,社区党风政风监督员名单上有我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居民这么信任我,我当然要把监督员的工作干好。这个宣传栏也是一个政务公开栏,社区低保、廉租房摇号等信息都会在这里及时公布,我几乎每天都会来这个橱窗里看一看,及时了解社区动态,才能把工作干好!”说话时,她还在小本子上认真地做起了记录。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反腐倡廉作用,进一步促进党风政风的好转,临川区严格把好党风政风监督员的人员挑选关。根据社区居民人员结构特点,分别从社区企事业单位、商品住宅小区、改制企业集中成片住宅区等人员集中片区中选出政治素质高、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坚持原则、作风扎实、乐于奉献、不徇私情、公道正派、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老党员、老干部、改制企业负责人、楼道长等人员,经过居民推选、组织把关、情况公示等严格程序遴选出最终人选,并在各社区居委会办事大厅、人员密集小区、居民活动文化广场等地建立党风政风监督岗宣传栏,对社区居委会干部、社区党风政风监督员的名单、联系方式、职责范围以及社区党务政务进行张贴公示,便于居民群众参与监督。
延伸触角促监督
“事实上,党风政风监督岗的设立,延伸了监督的触角。一方面发挥了信息收集员的作用,监督员都是社区居民代表,能够及时有效收集到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政风信息;另一方面还能及时对社区范围内党员干部执行八项规定和廉洁从政情况进行监督。”该区纪委负责同志介绍道。
六水桥街办纪工委书记邓文祥还向我们讲起了发生在社区的一个真实案例,“前不久,一名党风政风监督员反映,社区一商品住宅区内有一个豪华“私人会所”,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败坏干部形象,纪委了解到情况后,会同工商部门立即到现场进行调查,目前该会所已经关停,在现场吃喝的党员干部受到了处分。”
“监督员都是天天见面的邻居,有了他们的监督,为党员干部不折不扣执行好八项规定戴上了紧箍咒,言行举止时时处处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就像在工作和生活的四周装上了监督眼,让“四风”行为无所遁形,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一位科级干部说道。
建章立制抓长效
为了使党风政风监督岗这一制度能够长效化,临川区纪委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把党风政风监督岗作为强化党风廉政监督的有力抓手,专门制定下发了《社区党风政风监督岗工作方案》,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初工作目标任务,并制定了《社区党员干部十不准》、《社区党风政风监督岗职责》等制度,对社区党员干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情况,工作作风、廉洁从政情况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对党风政风监督员反映转递职工居民群众对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违纪违法行为、反映职工居民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反映党员干部及辖区范围内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等情况三个方面的职责以项目化的方式予以明确。“把往年工作汇报中的经验做法转化为‘责任清单式’的量化落实,通过建章立制使党风政风监督岗真正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眼’、‘廉情耳’”,临川区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不定期组织党风政风监督员开展岗位培训,提高履职水平;不定期举办社区廉政晚会和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将勤俭、廉洁等思想及时传播到群众中。同时,还向居民散发社区廉政倡议书,对成绩突出的监督员给予奖励和表彰等。通过以上措施,大大激发了社区党风政风监督员的工作活力,今年以来,党风政风监督员提供违纪违法线索32条,其中涉及党员干部违反“八项规定”的举报8件,立案查处5人,营造了崇廉尚廉、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陈满兰 丁志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