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暖人心 今年以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纪委把群众上访作为信访工作的重点难点,专题研究,积极探索,采取“近访、亲访、扶访”的亲情措施,把理解同情、主动接触、排忧解难有机结合起来,妥善解决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近访——与上访群众“零距离”接触 以往,由于对群众的情况不熟,准备不足,一些上访群众对接待人员或多或少存在着怀疑或抵触情绪,甚至在接待、交谈中出现纠缠等情况。对此,该区纪委积极推出柔性接访的三点“软”招:一是敢于接触,稳定情绪。上访人员的情绪都比较激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激化矛盾,引发事态扩大。因此,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是稳定情绪,摒弃“素质差,跟他们没啥好谈的”等错误想法,尊重他们的信访权利,理解和同情他们的意愿和要求,上访人员情绪越是激动,接访人员越冷静,消除双方之间人为存在的隔阂,增进相互理解。通过零距离接触、沟通,使他们把问题和心里话摊开,消气去火,为化解矛盾奠定基础。二是主动疏通,拉近距离。上访人员素质不齐,加之情况复杂,有的对接访人员不了解,怀有戒备和不相信心理,说话、谈事爱留一手,有的甚至曲解接访人员的答复意见,给处理工作增加难度。因此,接访人员主动疏通,通过拉家常,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增加感情投入,拉近距离,用真情换取集访群众的理解和谅解,千方百计疏解少数群众的偏执情绪。三是抓住重点,化解矛盾。在接待交谈中,接访人员要能迅速捕捉重点目标。通过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化解整体逆反情绪,促进了矛盾的调处。 亲访——让上访群众有“家”的感觉 “累了您歇歇脚、渴了您喝杯水,有气您消消气。这儿就是您的家,请进!”在区纪委信访接待室,随处可见这样的温馨标语指示牌和文明标语,接待室内各类信访事项实行网络化管理,做到来访有登记、接待有答复、调处有结果、立案有卷宗,让每一位来访群众都倍感亲切。 为了能让上访群众心平气和地反映诉求,在接待上访人员过程中,该区做到“五个一”,即:讲好每一句话,接好每一个电话,接待好每一位来访者,受理好每一件投诉,办好每一桩事。同时,在受理来访时,做到答复一次说清,申诉百问不厌,调查处理问题实事求是,答复处理结果与本人反馈见面,使来访者有一个亲切、温馨的感觉。 在开展“五个一”活动中,区纪委信访接待室要求每一名接访人员努力做到语言文明,能平心静气地接受诉求,使信访问题能事半功倍地得到解决;坚持做到态度和蔼,使来访群众感到友善。接访人员还特别注意用变换角度、换位思考的方式与上访群众交流、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症结,探讨解决的方法,并对初信初访实行了首办责任制和初访责任追究制,由初访责任人员对案件进行转办、督办、全程跟踪问效,防止将群众来访一转了之、不督不办、不问结果的现象发生,杜绝因初访处理不及时、不到位致使初访变重访、越级访、非正常访。 扶访——帮上访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今年上半年,该区某村委会因征地款分配不当一事,多次到区纪委上访,虽然此事不属于纪检监察信访范畴,工作人员仍给予了热情接待。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信访工作人员先后4次到村、组、户找到当事人召开了群众大会,制订出分配方案,使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该区纪委强化信访人员责任意识,对反映的问题有道理的,各部门尽快帮助解决,把容易引发上访的敏感性问题考虑在先。在扶访过程中,通过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谈等形式,认真倾听信访当事人的意见,对群众提出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同时积极向群众宣传有关法规政策,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经过努力,上访群众对政府的做法都比较满意,表示不再上访。扶访工作深得人心,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今年1-11月,该区纪委直接受理接待群众来访56次,解决问题46个。“三访”举措既温暖了民心,又化解了矛盾,更维护了社会稳定,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陈满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