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将从“决策政治环境、军事态势、执行过程和困难、取得的成效、战略意义”等五个方面,与大家一起重温“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
大别山区位于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战略上的敏感部位,又是过去红四方面军的老根据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当时国民党正集中兵力于东西两翼战场,中央部分的兵力很薄弱。解放军只要能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钳制中原,迫使蒋介石调动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同解放军争夺这块战略要地,从根本上改变战局,达到将战争从解放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目的。当时中共中央还决定,进军大别山必须采取跃进的进攻方式,即下决心不要后方,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先占领广大乡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然后再夺取城市。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军队占领中共中央政府所在地延安,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及时作出了战略进攻方针和主要进攻方向: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转战苏鲁豫皖地区。三路大军突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后,展开外线机动作战。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反攻。1947年6月开始,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察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四个纵队,也就常说的“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战略性军事行动,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为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史称“千里跃进大别山”。
当时刘邓大军面临重大抉择:一是自然状况方面,连降暴雨,黄河水猛涨,即使敌人不炸堤,本身也有决堤的危险,黄河两岸出动了十万民工修堤护堤,我军处在被洪水困住的危险中;二是我军情况方面,陕北告急,山东告急,刘邓大军虽然获得鲁西南大捷,土气高涨,然而自身消耗严重,伤亡1万3千人,伤员需要安置,俘虏需要消化,粮食和弹药需要补充,战斗力下降,难以连续作战;三是国军情况方面,由于山东内线已被国民党军队击破,华野四个纵队无力再战,退至鲁西南,国军集中30旅于鲁西南大打出手,分五路对鲁西南形成合击态势,刘邓大军承受着空前压力;四是地形状况方面,鲁西南在地形上是个三角形,两边是黄河和大运河,中间是陇海铁路线,我军完全处于背水作战的境地,国军依托铁路和公路,可以迅速运兵,一旦在国军完成鲁西南的战役合围,我军就将处于背水决战的境况,难以脱身。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都于我军不利的情况下,刘邓大军何去何从就必须做出抉择了。可供刘邓大军抉择的道路有四条:一是退回豫北;二是在鲁西南与敌人作战;三是去豫皖苏;四是再次向东或向西。在四条道路都行不通的条件下,我军只有向南。由于国军没有预料到我军向南进军的计划,因此,在南面没有合拢,纵深更是空虚。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广阔的中原战场,并迫使国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敌我态势发生了根本转变。
1947年4月底以前,刘邓大军的目标方向主要是豫西而非大别山。主要任务是直接配合陕北人民解放军作战和较远地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5月至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整个战局的发展情况,先后作出了三支野战军采取中央突破战术,转入战略进攻的新部署。
1947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举行。周恩来在会上总结了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一年取得的成绩,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对蒋介石的斗争计划用五年来解决的设想。
不过当时,在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一时难以承担外线作战、出击大别山的战略任务。与此相反,刘邓大军面临的正面敌军较少,而且国民党两翼进攻、中间防御,状如哑铃的战略体系,正利于刘邓大军中间突破,一举扭转战局。
小河村会议后,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于8月初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了全国性的战略大反攻。此时,毛泽东发了个秘密电报给刘伯承和邓小平。邓小平后来回忆说:“毛主席打了个极秘密的电报给刘邓,写的是陕北‘甚为困难’。当时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实际上不到十天,就开始行动。那时搞无后方作战,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啊……往南一下就走一千里,下这个决心,真了不起,从这一点也可看出毛主席战略思想的光辉。而这个担子落在二野身上,整个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是挑这个担子,是挑的重担啊。”
此时,刘邓大军自身面临很多问题,主力部队经过一个月的连续作战,伤亡较大,十分疲劳,弹药消耗殆尽,冬衣短缺,急需休整补充。
但是,接到毛泽东的密电后,刘伯承、邓小平深深意识到:挺进大别山,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关系战略全局和党中央在陕北的安危,这是大局,困难再大也要克服。
1947年8月6日,刘伯承、邓小平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前线指挥部作战室召集干部会议。邓小平在会上说:“毛主席对我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估计了三个前途,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准备回来;二是付出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打游击;三是付出了代价站稳了脚。我们要从最困难方面着想,坚决勇敢地战胜一切困难,争取最好的前途。当然我们马上行动,会有很多困难,但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战略区特别是陈粟、陈谢大军的有力配合下,有广大指战员的艰苦奋斗,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这次会议上,也对何时挺进大别山展开讨论。一部分人鉴于黄河随时有决堤的危险,主张部队应该缩短休整时间,提前出动;而多数人考虑到部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和准备,主张按原计划到8月15日再出动。
一支大军孤军深入到国民党统治区,没有后方,没有补给,艰难危险可想而知,特别是通过黄泛区和淮河两段。黄泛区遍地积水和淤泥,人烟稀少,路途难辨,粮食给养无从补给。由于重武器无法通过淤泥区,部队不得不将十分珍贵的榴弹炮和卡车就地埋藏或炸毁。
过了黄泛区,还有一个难关是淮河。8月26日,部队到达淮河北岸的息县、临河一线。这时,前面堵截的国民党军整编第65师先头部队距刘邓部队仅15公里,后面还有国民党军的19个旅紧紧跟着。8月27日凌晨,部队抢渡淮河。当刘邓大军主力徒步涉水过了淮河后不久,国民党军就追到了,但淮河上游的洪峰却骤然奔涌而下,国民党军只能望河兴叹。
邓小平晚年回忆说:“我们刚过完,水就涨了,就差那么一点点时间,运气好呀!以前不知道淮河能够徒涉,就这么探出条道路来了。”过了淮河,就是大别山,晋冀鲁豫野战军终于胜利完成了党中央交付的任务。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经过20天的千里挺进,走到了大别山。当天,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名义向各部队发出指示:“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创建巩固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从9月到11月,经过三个月艰苦的无后方作战和紧张的地方工作,完成了在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共歼敌3万余人,建立了金寨、潜山、太湖等33个县的民主政权,打开了大别山区的新局面,完成了战略部署。这主要取决于,大别山地区的军政、军民团结一致
首先,在刘邓大军中表现为内部的团结。邓小平晚年回顾“二野”历史时说:“二野的内部关系是非常团结、非常协调的。上下级之间,各纵队之间,甚至于更下层一点,关系都很协调。”
其次,刘邓大军还十分注意军民之间的团结,时刻注意关心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团结群众。1947年9月上旬,邓小平在经扶县小姜湾村专门主持召开了整顿纪律的干部大会,亲自为所有到达大别山的部队约法三章:以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掠夺财物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
大会开过没多久,邓小平的警卫连副连长赵桂良未经店主同意,进入一个店铺拿了两匹布和一捆粉条,还有一些白纸和几支毛笔等东西。原来,连里一位小战士的衣服破烂了,赵桂良打算用花布给他做棉衣,拿纸和笔是打算给连里出板报,拿粉条则是准备做给刘伯承吃的,因为刘伯承爱吃粉条。这件事情报告到刘伯承和邓小平面前,两位领导都感到十分为难,毕竟这位警卫连长掠夺财物,并非为自己贪图享受,而是为了部队同志。最后,邓小平流着眼泪说:“法纪如山,谁也不能以身试法!”他下令按约法三章办事,枪毙这个副连长。这件事对全军将士震动很大。从此,全军纪律严明,再也没有发生破坏部队纪律的现象。当地群众经此事件,对刘邓野战军有了全新的认识,逐渐接近解放军。他们组织起来,帮助解放军抬送伤员,送粮食,送情报,当向导,做军鞋,掩护地方干部等。刘邓大军开始扎根于人民之中。
在指挥部旧址,有一张照片极为经典。高山铺战役前夕,时年55岁的刘伯承登上浠水三角山顶察看地形,选择战场。尽管大战将至,但是照片中的刘伯承面露微笑,意气风发。高山铺战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取得的首个重大胜利,对敌态势自此发生重大逆转。1947年10月27日,经过一昼夜激战,战士们像钉子一样把自己“钉”在敌东进的各山头要点阵地,把敌人死死关在清水河峡谷之内。上午9时,总攻的时刻到了!1纵各旅和中原独立旅从三面合围,居高临下,冲入敌战斗队形。十里长谷中,敌人四散逃窜,溃不成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12万人,一路遭遇敌人围追堵截,战斗任务极其频繁,到大别山后战斗仍在继续,部队锐减到不足7万人,伤亡严重。刘邓大军的指战员,用鲜血染红了中原大地。刘伯承曾动情地说:“我们所依靠的是人民,蒋介石所依靠的是碉堡,这也就是二野在大别山战争胜利以及全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就这样,从鲁西南到大别山,相隔千里。1947年6月,刘邓大军12万人,冒着枪林弹雨,日夜兼程。渡过了一个个关隘、甩掉了一群群追兵。1947年8月28日,解放军全部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区。到1947年底,主战场已从解放区转移至国民党统治区,重建了中原解放区,建立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相持进入战略反攻的序幕,标志着中国革命解放战争的历史性转折。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孤军深入,在敌占区凭借过人的胆识,严明的军队纪律,坚定的革命信念,形成了以“听党指挥、顾全大局、不怕牺牲、勇闯新路、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基本内涵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精神。在金寨,有一种精神和三个“十万”广为流传:在革命战争年代,十万金寨儿女为共和国的建立英勇捐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响应“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金寨境内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良田十万亩,十万老区人民告别了世代生存的家园。这三个“十万”生动地体现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和永远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2020年,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入选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首批试点单位。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金寨的红色历史光辉灿烂、红色资源积淀深厚、红色基因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