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紧重点工作 实施同步监督
“将监督植入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真正把监督人和监督事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有人干事、事有人干、事能干成干好的良好效果。”临川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将监督植入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2018年以来,临川区纪委成立4个专项监督组,对贴紧区委区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实行“一对一”对接,一项重点工作配套一支专职队伍和一组专项监督,同步推进,查找重点工作的前瞻性、倾向性和全局性问题。对重点工作的具体安排、时间节点、关键环节、标准要求和完成效果等问题实行“点对点”发力,突出过程监督,用好用活各项监督措施,盯紧各环节、关注每阶段、覆盖全过程,着重查找影响重点工作落实推进“细节、关键、及时”的问题。
“增加了一台缴税终端机,现如今缴税速度比以前快多了!”这是近日专项监督组在突击检查税务大厅整改情况时群众的反映。
2018年11月,“放管服”专项监督组的同志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现场监督时,发现每天来大厅缴税的群众少则200人,多时有500人,缴税时既要刷卡缴费,又要打印税票,大厅只有一台自助缴税终端机,一般要2分钟才能操作完,遇上操作不熟悉的要5分钟才能完成。监督组当即找到税务局第一分局长进行提醒谈话,指出存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增加自助终端机的意见。
这是临川区监督组对现场监督,实行“面对面”提醒的方式。当面指出问题,及时提醒警示,切实纠正整改,采取突击检查、随机检查、抽样检查、“回马枪”、“回头看”等方式,随机而动,直面问题。

精准发现问题 注重即时监督
“区社会救助局排查特困人员工作不仔细……”、“大岗镇等七个乡镇上报脱贫户数据不准确……”、“青泥镇落实布置脱贫攻坚工作意识不够,存在党委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问题……”
专项监督组在监督时,精准对10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即时监督:布置工作方面,工作是否有安排、是否责任不清,任务是否有分解、是否责任到人;推行政策方面,是否一知半解、是否断章取义、是否含混笼统、是否用足用活;落实工作方面,是否有布置不落实、是否重布置轻落实、是否到现场只轻描淡写,或到现场走过场的,是否文过饰非、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责任担当方面,是否有纠纷不敢正视或故意回避矛盾、是否有职责不履行相互推诿、是否有矛盾不解决将问题上交;实际成效方面,部署虽多是否落实、办法虽多是否管用、进度虽快是否有效、完成虽好是否达标;对已经指出或查明存在的问题不整改,依然漠然置之、我行我素的;工作使绊、小鬼难缠的;违规插手、优亲厚友的;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的;以权谋私、索拿卡要,涉嫌贪腐严重违纪等。
建立专报制度 推行高位监督
2018年,临川区罗湖镇列入全区开展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攻坚战的畜禽养殖场有20家,截止规定时间,有11家养殖场完成了关停拆除,仍有9家养殖未关闭未拆除,工作进展缓慢。针对存在的问题,督查组立即形成“督查专报”,并约谈罗湖镇镇长,限期完成剩余9家生猪养殖场关闭拆除工作和限养区等污染严重养殖场的整治工作。专项督查活动开展以来,各专项监督组每周一报,将每周监督检查时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及处置等具体、详实情况,关键性问题的发生状况、原因分析以及处置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形成专报,“督查专报”一式五份。分送区委书记、区长、区纪委书记以及区分管领导各一份,一份留存备案。发现重大问题时采取特快专报措施。
履行问责职能 严格实效监督
发现的一般问题,做到“有理、有据、有力”,精准运用执纪监督“第一种形态”中批评教育、责令检讨、责令纠改、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等措施,及时指出被监督单位存在的一般性、苗头性、细节性问题,状态不佳、工作不实、推进不力等工作作风问题,敢于“红脸出汗”,敢于直言较真,当面指出,现场处置,提出批评和整改意见,督促及时整改到位,并记录在案,汇入“每周督查专报”;发现的关键问题,经过初步核查后,及时汇入“每周专报”,同时根据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提出处置意见和建议,由纪委监委对具体责任人、当事人立案审查。
开展专项监督以来,临川区对城乡“两违”建设整治管控工作专项监督、脱贫攻坚工作专项监督、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项监督16次,印发专项监督报告16期,区领导批示6 次,进行提醒谈话等追究问责42次。
临川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华和平
加强监督是纪委监委的第一职责,有着独特的政治性和规律性。我们创新开展专项监督工作,牢牢把握“监管再监督”的职能定位,将监督具体化、实质化,植入重点工作各项环节。以干部作风为抓手,促工作实效为目标,同步推进。贴紧重点工作,精准发现问题,开通专报渠道,及时责任追究。将“转作风”和“保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打造了干部作风建设的升级版,为全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