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出高水平 “点”出新成效
临川推行案件评点机制提升办案水平
近年来,临川区纪委积极探索实施案件评点机制,有效破解了查办案件力量不够、能力不足、业务不精、效果不好的难题,在办案的数量、份量、质量、效果等四个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领导评点。该区纪委领导班子较好地发扬了“以老带新、新老接力”的优良传统,“手把手”“面对面”地言传身教、因案施教。对于具体案件,领导都能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及时指导、及时评点;在案情分析研判阶段,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会亲临现场,具体评点案件的谈话方案、调查预案、谈话环境、案情梳理、外围取证、选择突破口、办案安全等;在研究处理案件时,尽可能地安排与案有关的人员列席,参与评点案件定性、处理意见、案件质量、反馈通报等,让其充分发表个人意见。把领导评点渗透在案件查办的各个环节。用手上的事,教身边的人,效果十分明显。在查办上顿渡镇城东社区7名干部共同侵占集体资产230余万元一案中,区纪委主要领导亲自驻扎在办案点上,亲自指挥,悉心指导,随时评点,高效推进,使得这个疑难、复杂案件得以迅速查结。
专家评点。采取跳出案件看案件的办法,针对性地邀请纪律检查、公诉审判、审计审核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知名律师、权威人士对查办的典型案件进行评点。不断增强办案人员的法理意识、程序意识、安全意识,学习办案的成功经验。专家评点结果,全部记入办案人员的绩效考核档案,作为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的依据之一。2014年先后邀请市纪委审理室行家3人次,到临川参加案件评点;邀请外系统的专家、律师参加案件评点工作5人次。
模拟评点。组织开展“办案大比武”活动,借鉴外地发生的典型案例,选择行业性、普遍性、区域性的案件或者塌方式的窝案串案,制作“假想案例”,设置模拟办案、公开庭审等模式,组织机关全体办案人员,进行模拟评点。有效地开阔了办案人员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思路,强化了对办案技巧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每年开展专题案件模拟评点2次。2014年下半年,通过模拟评点活动,结合群众举报,顺利、快捷地查处了龙溪镇山下村支部书记江友香伙同其他3名村干部套取危房改造、低保等惠农资金49.84万元进行集体私分,其个人贪污38.7万元一案,赢得了全区各界的一致好评。
交叉评点。2014年年初制定案件评点工作方案,按照各自分工,以工作组为单位,每组提供2个完整案件,定期组织开展案件交叉评点。对照纸质案卷、监控录像、办结时限等,设置了谈话技巧、采集证据、办案安全、社会效果等四大项20小项指标,进行评点。从中评选优质案件。不比不知道,比比吓一跳。实施交叉评点,能够及时查找差距,迅速纠正改进,促使区纪委优质案件率大幅攀升。
2014年,该区纪委实现了查办案件工作“四大增”目标:办案数量大增。全区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28件,同比增长15%;办案份量大增。查办的经济类案件49件,占比38.3%。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3人,处分党员干部135人,其中科级干部18人,开除党籍处分16人,留党察看处分9人,撤职处分2人,开除公职2人;办案质量大增。查结的128件案件中,无一例办案安全事故、无一例申诉复审案件。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案件质量大检查中名列前茅,办案效果大增。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中,临川区的群众对查办案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治理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方面,满意率达80.79%,位居全省前列。(陈满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