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善举,润物无声。如今,在才子之乡临川,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一股股爱的暖流在才乡大地涌动,做好人、办好事、得好评越来越成为该区广大干部群众追求的新风尚。才乡为何好人越来越多?“在临川,谁做了好事,各级领导会登门看望。区里的网络、报纸、电视大力宣传,好人受尊重已成为社会风尚,自然好人好事就多了。”该区文明办负责人对笔者介绍说。
志愿服务
小梅是河埠乡油顿小学的一名留守儿童。每天一放学,小梅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来到老师金爱兰的住处,在她的指导下做作业。在完成作业后,金爱兰还要教小梅唱歌。“有了这个新妈妈,我再也不孤单了。”虽然父母在外地务工,但是现在小梅每天都过得很开心。从去年9月开始,金爱兰就当上了小梅的“代理妈妈”。
临川区有近6万名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让留守儿童获得家庭的温暖,许多年轻人像金爱兰一样,放弃休息时间,主动来到留守儿童的身边,当上他们的“代理家长”,和他们沟通、交流,教他们唱歌、跳舞,灿烂的笑容在孩子们的脸上重新绽放。截至目前,全区有1200余人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来,他们不计名利、不计得失,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儿女。“家乡就是好人多,孩子有了‘代理家长’,我们在外面务工就更放心了。”一位长期在浙江温州务工的家长听说自己的孩子过得很好,心里特别激动。
敬老美德
河埠乡尚源村的刘老婆婆今年72岁,儿女都不在身边,一个人生活。今年1月,刘婆婆生病住院,儿女们都请假来照顾老人。可是出院回家后,儿女都要外出工作,无法照看老人。“你们放心去吧,我有人照顾。”刘婆婆对儿女说,村里有位年轻的村官,经常到家里帮助她干活,就像自己的亲孙女一样。
曾经,嫌弃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甚至虐待老人、霸占老人养老金等不和谐现象在临川偶有发生。为营造和谐氛围,该区多措并举,大力弘扬敬老孝亲美德。在80余所中小学开展“孝”文化宣传,让学生吟唱《弟子规》《三字经》等,潜移默化接受孝德教育。同时,在各种媒体推出“感动临川”专栏,评选“十大敬老模范”“十大孝星”,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如今,“我今不敬老,我老谁敬我”的意识已渐渐植根于群众心中。
爱岗敬业
去年,区文明办在全区开展“才乡好人”评选活动。在评选结果中,笔者注意到,不仅有见义勇为的英雄、助人为乐的群众和奉献爱心的志愿者,爱岗敬业的普通党员干部也成功当选。胡国平是腾桥镇石塘村的党支部书记。为了带领家乡群众致富,他放弃老板不做,主动回到家乡担任村支书。建学校,种果树,栽苗木,在他的带领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终于变成全市有名的富裕村。“爱岗敬业是做一个好人最基本的条件,我们把基层党员干部评选进来,就是为了大力倡导积极向上的正确事业观,让从事各个职业的干部职工正确理解和对待自己职业。”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说,把职业当事业,就是奉献,就是好人。
为了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该区在网站、电视台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在全区反响十分强烈。“什么是成功,一个售货员卖掉一件商品就是成功,一个司机把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就是成功,一个教师上了一堂好课就是成功。”扎根深山教学10余年的茅排教师蔡文华淡然地说道。(章晋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