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川区纪委高度重视信访举报工作,为了确保群众信访件“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根据不同信访情况,推行“九访”工作机制,在区纪委和当地群众中搭建起一座听民意、解民忧、化民怨、促和谐的“连心桥”。
开门接访。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将每周五定为领导接访日,由纪委班子成员在区信访局轮流接访;工作日期间,每天安排2名科级干部在纪委信访室接访;领导接访时间张贴在信访场所大门前,主动告知群众,积极畅通信访渠道。
灵活纳访。依托纪委信访室,成立信访信息中心,在33个乡(镇、街办)建立信访协调工作室,在392个村(居委会)聘请1176名信访信息联络员,全面掌握全区信访动态,积极构建覆盖 区、乡、村“三位一体”的信访信息网络平台。
上门听访。纪委班子成员带领机关干部到联系乡、挂点村、驻点组开展上门纳谏和联合接访活动,主动受理群众对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以及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反映。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到目前为止,全区27个乡镇实现“听访”全覆盖。今年3月,东馆镇玉湖村李友高反映,福银高速公路通过该村,下面的涵洞因为设计问题,经常出现积水,给出行带来不便,希望修复破损涵管。接访的区纪委干部马上向主要领导汇报,经协调由镇政府与交通部门启用专项公路资金维修。
带案下访。区纪委建立信访包片联系工作机制,成立四个信访工作组,每个组联系6至8个乡镇,对反映基层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信访件、久拖未决的信访件,深入一线进行直查督办。湖南乡一村小组长杨某挪用村内征地款、良种补贴70900元,镇党委、村党支部先后多次找到他,要求他退还挪用款。杨某拒不交出,群众反映强烈。今年3月,区纪委监察局组成专门工作小组,经过调查,挪用公款事实成立,决定对此给予立案。目前杨某已经交出全部挪用款,并被移送到司法机关。
重点约访。对接访中受理的举报,以及平时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特别是集体访和重访,由班子成员重点约访举报人,深入了解情况,并及时反馈调查处理结果。前不久,有多名村民反映罗针镇某村小组长在任职期间有一笔土地流转款不知去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区纪委马上派员对举报人进行重点约访,深入村组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详细调查,目前事情已查清息访。
老户回访。对于一些上访老户或者虽然多次上访,但生产生活确实有实际困难的上访户,区纪委班子成员进村入户,到老上访户家中与他们拉家常、话农事,了解他们当前所需所想,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难题。今年5月,东馆镇站上村村民白某在骑三轮车回家的途中,不小心车辆侧翻掉入河中,造成车上一死三伤。死者家属经济较困难,多次到区信访部门上访希望解决困难,最后通过民政救助获得困难救助金14万元。不久前,白某看到前来回访的区纪委领导,激动得说不出话,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网媒受访。运用“一信(绿色邮政)、两电(12388举报电话、办公电话)、三网(书记信箱、临川廉政网、网络舆情)”等媒介,受理群众举报。对网媒举报件,要求调查处理不超过1个月。
主动控访。对反映一般性、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由信访室采取信访约谈、下发信访通知书等方式进行了解核实和警示教育;对一些典型问题要求调查单位限期上报调查结果;对群众反映大、涉及面广的问题进行直查快办,建立强有力的信访调查处理机制。
承诺办访。对署实名和使用真实身份举报党员干部的信访问题,将受理情况和办理时限告知举报人;调查过程中随时接受新问题的反映;办结时限不超过3个月;由于案情复杂、情况特殊而确实需要延期的,及时告知举报人;向举报人当面反馈调查结果等。今年以来受理实名举报35件,全部向当事人反馈,对调查处理结果满意率达96%。
今年以来,该区纪委接待群众450余人次,带案下访42次,重点约访88人。受理信访举报145件,转立案110件,处分党员干部110人,35件实名举报全部反馈。“九访”举措有效破解群众“久访”难题,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陈满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