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临川区党政领导班子履行
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情况
中共临川区委 临川区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承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带头做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区委、区政府把落实主体责任作为保障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提,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为“建设幸福临川”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环境,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一)坚持领导带头,落实责任。区委主要领导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四个亲自、五个带头”,即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带头作廉政承诺、带头讲廉政党课、带头参加责任制督查和考核、带头对下级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带头参加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会。区政府主要领导始终将政府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逢会必讲、常抓不懈,把廉政责任始终贯穿到各项职能中去履行,把反腐倡廉贯穿到业务工作中去推动,把廉政要求贯穿于目标管理中去督查。区委政府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推进“三转”工作,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开创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
(二)坚持分工负责,项目管理。在今年的纪委全会上,区委书记分别向33个乡镇和区直各部门党组织颁发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区纪委书记向各乡镇(区直)纪委书记(纪检组长)颁发了《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书》。将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进行分工分解。区委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建立“一把手”抓班子成员、班子成员抓分管部门、分管领导抓系统,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区纪委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责,协助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各地各单位的“一把手”上任前都在区委全委会上作出主体责任表态;区委各部门、区直各单位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融入各自工作,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人大、政协发挥法制建设和民主监督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三)坚持严格考核,严肃问责。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实行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纪实制度的意见》和《临川区2014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工作方案》,采取“两纪实、两评价”(履责纪实、追责纪实、述廉评价、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评价)方式,推动“两个责任”落实。实行由区委常委亲自带队,对各乡镇和区直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单独检查考核。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有效督促责任主体履职尽责。今年以来,全区共有23名党员干部受到责任追究。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反腐倡廉突出问题。
(一)抓惩治,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从重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从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今年1-10月份,全区立案查处108件,同比增长13.7%。其中,贪污贿赂案件26件,占立案总数的24%;科级干部案件15件16人;责任追究案件16件;大要案21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8人。同时,认真开展移民扶贫、社会救济等六大领域 “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成立工作组,派出专门力量,指导、督促对涉农资金、民生资金和项目资金的自查自纠,查出违规资金4636.03万元,发现案件线索9条。严肃查处发生在医疗卫生、土地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的案件25件。
(二)抓作风,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三公一奢”专项整治,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防止利益冲突专项治理等工作方案,出台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二是实行“节日廉情监督”。做到“节前教育提醒、节日明察暗访、节后公示反馈”,向全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节日廉政提醒短信1.5万条。对违反“八项规定”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25个单位,发出27份廉情监督预警单,整改完成率95.8%。三是开展专项行动。继续开展“红包”治理。全区1.37万名干部职工全部参加自查自纠;截至目前,临川区廉政账户收到上缴“红包”款共计157.12万元。大力开展“三公一奢”整治。运用规范公务消费平台,加强即时督查。全区公务消费同比下降21.95%。开展了国家工作人员防止利益冲突专项治理。全区1.48万名干部如实登记了主要社会关系、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等内容。四是查处通报案件。先后抽调117人次组成暗访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以及媒体记者全程参与,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路线的形式,开展明查暗访12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人,诫勉谈话14人;责成公开检讨22人,经济处理7人,解除临时工劳动关系5人,通报曝光5件22人次。
(三)抓教育,坚决拓展倡廉教育社会互动。不断深化反腐倡廉的亲和力、感召力。一是成立孝廉文化促进会。成立了“临川区孝廉文化促进会”,会同宣传、教育、文化、新闻媒体等部门,形成倡廉教育工作合力,让清廉教育有广度、有强度、有深度。二是创建倡廉教育中心。在区委党校创办区廉政党校,将廉政教育纳入全区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与区委组织部等开展科级干部、村委会干部和其他干部的廉政教育培训5批次,人数达5000余人,廉政教育向全区党员干部全覆盖。三是打造孝廉文化示范点。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今年6月青云街办红石嘴社区被评为全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临川一小、临川十中继2012年后再次被评为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今年着力在区十二小、唱凯中学等单位打造示范点;会同区工商联在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333”倡廉系列活动,即三企“建点”、三十企“倡廉”、三百企“环评”。不断将廉文化的触角向社会各领域延伸。四是开展廉政文化宣教活动。开设廉政党课,区委书记、区长、区纪委书记走上廉政教育讲台,为全区党政“一把手”、科级干部上廉政党课。区纪委常委到各地上廉政课12场,各地各单位主要领导为本单位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57场。在唱凯镇等单位开办廉政道德讲堂,每期安排专门的廉政内容,采取“我听、我讲、我说、我议、我评”等形式,在社区、校园、机关、村组等开办10期。在全市廉政微电影比赛中,区纪委荣获优秀组织奖,自编自导自演的廉政微电影《谁动了我的低保》获三等奖。开展领导干部家属助廉专修班和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开展廉政书画摄影、公益广告、歌曲、小品等比赛活动。
三、结合临川实际,全面开展“清廉行动”
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清廉临川建设的意见》,区纪委监察局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全区纪检监察机关齐心协力、整体推进。
一是加大权力监督制度创新。组织安排16名科级党政正职向区纪委全委会述廉受评。积极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开设“一把手抓廉政”访谈专栏,让15名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在电视上公开亮相,谈廉政、话责任、讲承诺,受到广泛关注。全面推行新任科级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公示制度,自实施以来,全区195 名新任科级干部全部如实填写了重大事项报告表。并针对财政、建设、林业等职能部门的审批权权力比较集中、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的重要股级岗位,实行定期轮岗交流。
二是配合党风政风驻点巡查。认真承接市纪委党风政风驻点巡查队移转的贪污腐败、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违反政治纪律、违反组织人事工作纪律等问题线索6件,并对其中2件进行立案调查。
三是推行为民亲民阳光信访。积极打造“网上纪委”,利用临川廉政网开设在线举报,公开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载体,建立信访线索电子化监管平台,“零障碍”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建立信访线索直查快办机制,提高信访件的初查核实率,对重要信访线索下查一级。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区纪委常委分别带队,与相关业务室(纪工委、监察分局)一道,深入开展“四访送清风”活动8批12次,接待群众200余人次,带案下访25次,重点约访群众8人次,受理群众信访件105件,解决信访突出问题28件。
四是完善重点领域电子监察。运用“制度+科技”手段,扩大电子监察范围,将民生资金、重点项目资金等财政资金以及政府采购、公务消费、农村“三资”等纳入电子监察,实行网络化即时监察,及时预警纠错。大力推行网上审批、网上招拍挂、网上采购等工作,减少权力寻租空间。
五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加大“三务”公开力度;对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乡镇纪委执纪水平;全面落实农业部门“三资”管理主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将“三资”管理触角向村组延伸,真正将农村集体“钱袋子”看紧管严。
六是创建最优经济发展环境。坚持用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全力以赴打好“创建最优经济发展环境”攻坚战。开展了损害发展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查处典型案例2件,向全区各单位下发典型案例通报3件,充分发挥刹风整纪的警示作用,为企业安心发展营造了一流的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党风廉政建设的更高要求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更高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履行反腐倡廉的庄严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继续坚持经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思路,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满意度,为建设幸福临川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