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川区纪委在不断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的同时,始终坚守“100-1=0”的办案安全铁律,围绕“往好处设想、从坏处设防”,立足“四互”保安全,取得了办案“大突破”、安全“零事故”的积极成效。
实化“互联”,尽可能减少对“两规”措施的依赖。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立案110件,其中经济类案件21件。针对经济类案件中贪污、挪用问题较多,涉案人员较多等特点,充分利用“事物的普遍联系性”,突出物证、书证,着力查找资金流转、财务账目之间的“互联网”和证据链。没有使用“两规”,也查处了17件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
内化“互补”,尽可能夯实“谈话点”的建设基础。办案谈话点的建设,是保障办案安全的根本举措。该区着力突出“制度建设与设施设备的互补性”。按照上级纪委的要求和规格,严格配备谈话点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同时,健全完善了《“两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13项制度和纪律要求,确保办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强化“互动”,尽可能发挥信息科技办案的功效。积极用好用活谈话点的办案设备,让安全与办案互动。严肃严谨的工作作风、规范完备的办案程序、标准周全的谈话环境,对谈话对象产生了强大的威慑效果,不仅保障了办案安全,而且推动了办案进程。
深化“互促”,尽可能培育办案安全的自觉习惯。采用“互帮互助、互评互促”的办法,使办案安全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和工作习惯。一是专题培训。举办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把办案安全思想教育作为培训主要内容,开展办案安全大讨论,使大家更加深刻认识安全办案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定期评点。利用谈话点全程录音录像的记录,定期开展办案安全评点活动,点名道姓、现身说法,评优纠错22件次。三是广泛摸排。组织专门力量,对每个案件查处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摸排、收集、登记。及时督促纠改36件,消除安全隐患7件。四是认真总结。对全国各地出现的办案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和借鉴,把办案安全的要求,融入到办案的每个人员、每个时段、每个程序、每项设备、每个环节,进一步强化了办案安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陈满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