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主义是好人的变异,它不讲原则不分是非,凡事爱当好好先生,实质上就是个人主义。毛泽东主席早在1937年的《反对自由主义》文中就给好人主义画了像:一是对“熟人、同乡、同事、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决防止和反对好人主义。后来,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指出好人主义在干部中的表现并指出其危害,还形象地将好人主义比喻为“推拉门”、“墙头草”,强调“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汤显祖(1550——1616)是明代江西临川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政治家,他还是一位反对好人主义的先驱,为我们树立了反对好人主久的光辉榜样,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汤显祖14岁时写有《射鸟者呈游明府》诗,诗中对纨绔子弟为饱口腹之欲而肆意射杀鸟雀的行为表示愤慨,对乱射鸟而造成自然环境受损害表示担忧,于是汤显祖强烈要求游县令在百忙之中管一管这件事。小小年纪就眼里容不得沙子,敢于大胆批评害人害己的事,既是他善良好人性格使然,更是他狂狷个性初现。 万历十九年(1591),汤显祖41岁,时任南京礼部主事,是个正七品官员。该年四月,汤显祖响应神宗皇帝旨意,上了一道奏折,名为《论辅臣科臣疏》。全疏2600字,重点指出辅臣申时行大权在握,欺蒙皇上,打击异己,造成科臣不得不顺从辅臣的乱政。疏中,汤显祖还委婉地指出:“陛下经营天下二十年于茲矣。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有欲,以群私人嚣而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有欲,又以群私人靡然坏之。皇上大有为之时可惜。”汤显祖批评时弊的胆子够大,思想够尖锐,是反对好人主义的排头兵。 万历二十一年(1593),43岁的汤显祖由广东徐闻县典史(管缉捕和牢狱的小官)落实政策升为浙江遂昌(又作平昌)县县令(正七品)。任上不到三年,汤显祖就把遂昌县治理得政通人和,一派歌舞升平景象。之所以能如此,汤显祖自己在《答李舜若观察》之中说:“斗大平昌,一以清净理之,去其害马而已。”所谓“害马”是指当地的恶霸豪绅。遂昌县有个项应祥,他凭着是首辅王锡爵的门生,不但做过县令、户科给事中等大官,还横行乡里,积聚财富,拖欠赋税,尤其是其四子项天倪,欺凌佃户,霸人妻女。汤显祖上任后得知此情,立马决定拿项家开刀,翦除遂昌“害马”。汤显祖先催赋税,写了《复项谏议征赋书》给正在家休养的项应祥,一说自己无吏治经验,望前辈帮助;二说遂昌有武横奸盗和隐田逃赋的现象,在下不想用严刑惩罪,只想多做宣传教育工作;三是列出项家及其亲属隐田逃赋的详情,相信项应祥能处理好此事。汤显祖有礼有节的做法得到项应祥的响应,全家都如数交纳田赋。至于其四子的罪行,汤显祖也备好了详尽的人证物证材料交给项应祥,逼得项应祥假借大义灭亲的旗号,将项天倪淹死在自家花园的石灰池中。汤显祖巧妙除“害马之首”的做法,赢得遂昌县士民交口称誉,全县大大小小的“害马”也都据实纳赋,不再横行乡里。 纵上所述,汤显祖反对好人主义是一以贯之的,正如他在《合奇序》中所言:“士有志于千秋,宁为狂狷,毋为乡愿。”“乡愿”语出于《论语》,意为不分是非、言行不一的所谓“老好人”。“狂狷”亦出自《论语》,意谓气质豪放不羁而行为有礼的志向高远的人。汤显祖的所做所为所言正是他反对好人主义,立志高远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继承发扬。(文昌街道 杨文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