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严起来”的思考③
江柳依
甲午战争前,大清北洋水师并非弱不禁风,相反实力可谓雄踞亚洲,甚至引起日本的恐慌。但当时也有日本人轻蔑地说:“谓中国海军之可虑,则实不足以知中国也。盖中国之积习,往往有可行之法,而绝无行法之人;有绝妙之言,而绝无践言之事。”
这样的说法,当然充满了傲慢的偏见。但它从另一个侧面让120年后的我们悚然警醒。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旧中国,但要更上层楼,非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可。面对“四个全面”的时代重任,要“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抓落实才能梦想成真。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原因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如清风扑面,方方面面都严起来了。然而,从严要求,还需以实为行,更看落实成效。油门踩得震天响、就是不见车轮转,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雷声大、雨点小,只挂帅、不出征,凡此种种工作中屡见不鲜的怪现象,都只是表面上的“严”,是做给别人看的,而不是真想干。因此我们看一个干部有没有严起来,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实不实。看一个地方风气严不严,就看抓落实有没有蔚成风气。
为什么一些好政策总是不能转化为基层发展的动力?为什么有的好措施在基层变形走样被变通?为什么有的干部想为百姓办实事群众却不领情?关键就在于没有把上级精神、政策要求对接基层实际、对接百姓心声,而是照猫画虎、机械执行。当年,毛泽东同志就批评过这种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没有吃透中央精神,只满足于当“二传手”,更没有沉下心去走进实际、贴近群众、研究问题。
还应当看到,有的工作没落实,有些政策推不开,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病根就是缺少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使命意识,受限于狭隘的思想。诸如地方保护主义、“中梗阻”现象、“九龙治水”困局、“各吹各的调”的嘈杂,俱是这种狭隘意识的表征。有的部门奉行“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有的干部嗜好“我的地盘我做主”,对上级政令决策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玩阳奉阴违、打“太极拳”那一套。把改革推向纵深,动别人的利益没意见,部门的、自己的利益动不得;以法治为引领,把别人的权力关进笼子可以,自己可以搞点关系、不受约束。设若不拆除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心墙,不摆正“螺丝钉”位置,不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就难以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花水月。
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里的关键就在这个作字。要实现亿万人民的梦想,我们身上的担子不轻。惟有严字当头,靠实立身,一肩担子挑到底,我们才能无愧于人民的期待与重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