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严起来”的思考②
李 斌
《说苑》中记载:郑国丞相景差严冬时节看到一人蹚水过河冻得发抖,赶快用衣襟裹上他的腿。这件事一时传为美谈。然而在晋国大夫叔向看来,景差做丞相并不称职,因为一个好官吏上任3个月就能修缮沟渠,上任10个月就能建好桥梁,牲畜都不至于浸湿蹄脚,更何况人?
解一时之急是应尽之责,解一世之患更见大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今天,无论在深水区推进改革继续啃硬骨头、冲破利益藩篱,还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抑或是把从严治党方方面面的要求落到实处细处,都迫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作风建设严起来,关键就要见肝胆、敢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我们就有负人民期待、有负党的重托。
柴生芳以“心里要有百姓,责任责任责任”为信条,开门办公、马上就办,忘我工作不遗余力;高德荣下乡频率堪比农民下地,两次返乡扎根在条件艰苦的地方,矢志帮助独龙族同胞脱贫。“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那些在老百姓心中的“好官”,能闯能干敢拼搏是他们共有的特质。他们如闪烁的星辰,聚合成助力我们事业排云而上的能量源。
也有一些干部,或拈轻怕重,不挑担子挑肥瘦,有成绩生怕别人不知道,遇到问题一推六二五;或害怕出事,奉行“无过便是功”,整日吃饱混天黑,遇事则拿条件不具备、情况很复杂来辩解;或爱惜羽毛,不讲党性讲人情,不看原则看面子,明明知道是歪风邪气却不敢抓、不敢管;或能力不足,到处糊弄应付,习惯击鼓传花,甘当“二传手”“复读机”……
干事业不能缺少“代入意识”,如果自认为“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干事创业光靠“高个”顶着哪能行?抓改革不能缺少“舍我精神”,如果只许砸别人的碗不准动自己的奶酪,改革质量如何取信于民?保民生应力戒“旁观心态”,如果你高高挂起我也当甩手掌柜,到头来岂不是原地踏步?责任和担子摆在那里,不会跑也不会少,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还怎配做人民的公仆?
也应当看到,有的领导干部不敢担当,并非不想干事。而是担心管得严了、当“黑包公”,怕得罪人、丢选票。直面问题、触及棘手矛盾,则怕陷入漩涡、难以脱身。解决那些看不见的城市“下水道”难题、多行利国利民的长远之计,又怕政绩无人知、一时也难有进展。惟有公道用人、公正处事,给敢担当的人撑腰,让敢担当的人有位,才能形成严的风气、实的干劲,焕发各级干部敢担当的精气神。
“一寸丹心向日明。”担当之可贵,在于律己之严、奉公之诚,更在于对党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极端负责任的拳拳情怀。始终以“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为标准来严要求,任凭“乱花渐欲迷人眼”,任凭“障日风多雾不开”,注定难挡我们“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勇毅笃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