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临川廉政      审查调查      监督曝光      巡视巡察
当前位置:首页 > 临川廉政
临川廉政

【纪检监察干部讲党史故事】徐达俊:百万雄师过大江

来源:临川区纪委监委 发布于:2021/4/27 15:40:17 点击量:


3月22日,区纪委区监委召开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拉开了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序幕。“勤廉临川”将推出“纪检监察干部讲党史故事”系列栏目,分享大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所思所悟所得,在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史中汲取不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奋力推进临川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4月19日上午,在临川区纪委区监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次专题学习会上,区纪委常委、区监委委员徐达俊同志以《百万雄师过大江》为题,同与会人员一起重温那场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





图片

同志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是主席在听闻解放南京后,写下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解放南京是渡江战役的一部分。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共读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又称京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创造了重要条件。

645.jpg

一、战役背景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在战略决战阶段的其他战役,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东北全境、华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发展到400万人,士气高昂,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更加丰富,已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军。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正规军还有71个军227个师的番号约115万人,加上特种兵、机关、学校和地方部队,总兵力为204万人,其中能用于作战的部队为146万人。这些部队,多是新建或被歼后重建的,且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已无法组织有效防御。

1949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决定"几个大的野战军必须休整至少两个月,完成渡江南进的诸项准备工作。然后,有步骤地稳健地向南方进军"。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进行的淮海战役结束,1月12日,中央军委电示华野和中野休整两个半月,"完成渡江作战诸项准备工作,待命出动"。

646.jpg

二、兵力部署

人民解放军

东突击集团,由粟裕、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震指挥。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指挥第20、第26、第34、第35军,第10兵团指挥第23、第28、第29、第31军和苏北军区3个独立旅,共35万人组成。

中突击集团,由谭震林指挥。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指挥第21、第22、第24军,第9兵团指挥第25、第27、第30、第33军,共30万人组成。

西突击集团,由刘伯承和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参谋长李达指挥。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指挥第10、第11、第12军,第4兵团指挥第13、第14、第15军,第5兵团指挥第16、第17、第18军及中原军区部队一部,共35万人组成。

第四野战军以第12兵团部率第40、第43军约12万人组成先遣兵团,由平(北平)津(天津)地区南下,攻取信阳,威胁武汉,会同中原军区部队牵制白崇禧集团,策应渡江作战。

邓小平、陈毅代表总前委统一指挥渡江作战。

更令国民党感到可怕的是,人民路解放军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全力支持,"要人有人,要船有船,要粮有粮",动员了332万民工运粮、修路,19万余名船工随军参战。

国民党军

国民党军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共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其中,汤恩伯集团75个师约45万人,布防于江西省湖口至上海间800余公里地段上;白崇禧集团40个师约25万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间近千公里地段上。同时,以海军海防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一部计有军舰26艘、炮艇56艘分驻安庆、芜湖、镇江、上海等地的长江江面,江防舰队主力计舰艇40余艘,分驻宜昌、汉口、九江等地江面,沿江巡弋;空军4个大队计飞机300余架,分置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支援陆军作战。

此外,美、英等国也各有军舰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海面,威胁或伺机阻碍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

三、战役经过

早在1948年初,华东野战军就开始进行渡江战役准备。粟裕大将组建渡江先遣纵队渡江到皖南、皖中、苏中地区,在中共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配合下,广泛发动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侦察沿江敌情,勘察沿江地形,对长江渡口、水文以及相连的河湖港汊进行了详细勘测并绘制成图。这些工作,对于制订正确的作战方案、保证解放军大部队顺利渡江起了重要作用。大家看过的《渡江侦察记》就是反映渡江先遣纵队的。

1月中旬,第三野战军一个兵团南下。第三野战军各部和苏皖地方部队先后解放蚌埠、合肥、扬州,席卷江北,饮马长江,直接威胁中华民国统治中心南京和上海。

1月21日,合肥解放,自此,合肥开始担任起指挥渡江战役的阵地。这是渡江战役的开端。

2月3日,中共中央电示:国民党有在京沪线组织抵抗及放弃该线将主力撤至浙赣路一带之两种可能,我们必须有应付两种可能的准备。"如果证明今后国民党仍然采取在京沪组织坚决抵抗方针,则我应按原计划休整至三月底止(华野、中野)准备四月渡江,否则我应作提前渡江一个月行动准备。华野、中野应休整至二月底止,准备三月即行渡江作战,占领京沪地区。"

2月1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在商丘张菜园村成立。成员有前委书记邓小平,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

3月23日,刘伯承元帅先后起草了《渡江作战之研究》、《敌前渡河战术指导》两本渡江教材后,又下达了《关于渡江战术注意事项》的指导性文件,对实施渡江作战规定了十项重要的战术原则,对渡江解放军部队提出了具体的、详尽的要求。

3月31日,总前委依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意图和国军的部署以及长江中下游地理特点,制订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于4月15日在江苏省靖江至安徽省望江段实施渡江作战,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敌,尔后向南发展,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占领江苏、安徽省南部及浙江全省。

4月1日,国共双方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4月15日,国共双方代表团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4月20日签字。国民政府最后拒绝签字,蒋介石妄想“划江而治”,毛主席坚决“将革命进行到底”,21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4月20日晚和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摧枯拉朽的战役,从主席的雄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收入了教材,我们都学习过,这里和大家再次共同重温。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

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标志国民政府垮台。

主席写下了气势恢宏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上海就此解放。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渡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1949年6月2日,三野一部解放崇明岛。

至此,历时42天的渡江战役结束。

四、战役中的几个故事

主席借北风

第二十三军担任渡江作战第一梯队突击师的第六十九师师长谭知耕率领参谋人员,对突击队、二梯队、指挥所、炮兵阵地进行最后检查。在江边指挥所,谭知耕向陶勇军长报告:"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时间一到,立即起航。就是老刮东南风,对帆船南渡不利。"陶勇说:"风向也有可能变化的。"谭知耕放下电话,走出指挥所,发现气象台的风向标突然停止转动,然后由东南风变成了东北风。在场的指战员和船工欢呼跳跃。几位年长的船工说:"诸葛亮借东风打败了曹操。这次毛主席借来了北风,一定能打败蒋介石!"谭知耕说:"这次的东北风,是毛主席从全国人民那里借来的。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全国人民的心愿。"

江阴要塞起义

江阴地处长江南岸,是长江下游江面最窄(宽仅1500米)、水流最急的地方,东临上海,西依南京,背靠京沪铁路,素有"江防门户"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人称"锁航要塞",素有"江上雄关"之称,既是由海入江的咽喉,又是南北交通的孔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国民党军队重点设防的据点,也是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重点突破地段。

4月21日晨7时,江阴要塞召开全体官兵大会,宣布起义,正式由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接管。会后,由唐秉琳、王德容、李云葵、吴广文署名发出致毛主席、朱总司令的起义通电。电视剧《江阴要塞》就是反映该历史事件的。更具体的经过大家可以去看起义将领地下党员唐秉煜《江阴要塞起义始末》。

此次起义,渡江部队切断了京沪线,打开了国民党军长江下游防线的重大缺口。

紫石英号事件

1949年4月20日8时30分,英国海军“紫石英”号护卫舰无视人民解放军公告1949年4月20日外国舰船撤离长江的期限,闯入人民解放军前线预定渡江江段,不听从警告,遭人民解放军炮击,"紫石英"号随即开炮还击。在炮战中,"紫石英"号重伤搁浅,两次挂起白旗,这是英国海军舰艇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第一次向中国军队挂起白旗。

4月20日下午至21日,人民解放军炮兵又将先后赶来增援的英国海军远东舰队"伴侣"号驱逐舰、"伦敦"号重巡洋舰、"黑天鹅"号护卫舰击退。

紫石英号事件的消息传回英国,英国国内一片哗然,首相艾德礼声称:得到国民党政府的许可,英国军舰有合法在长江中行驶执行和平使命的权力。前首相丘吉尔则叫嚣“派一两艘航空母舰到中国海上去……实行武力的报复。”在英国远东舰队用军事手段救援紫石英号的努力失败以后,英国政府就通过各种渠道的寻求这一事件的外交解决。英国驻北平总领事包士敦以侨民身份,给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写信,要求保证英国海军舰艇安全。

4月30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名义起草发表声明,“斥责战争贩子丘吉尔的狂妄声明”,并针对英国首相艾德礼所谓解放军以“紫石英”号协助渡江为条件,放行其开往南京的言论,批驳道:“人民解放军不希望任何外国武装力量帮助渡江,或做任何别的什么事情。相反,人民解放军要求英国、美国、法国在长江、黄浦江和中国其他各处的军舰、军用飞机、陆战队等项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空,不要帮助中国人民的敌人打内战……”

这一事件表明了即将建立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勇气。这次事件也标志着英国等列强在中国"炮舰外交"的最后终结 。

南京路上好八连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八连进驻上海南京路,担负警卫和巡逻任务。八连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社会情况仍然十分复杂。该连坚持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及其生活方式的侵蚀,团结人民群众,出色地完成了警卫任务。全连干部战士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63年4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该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霓虹灯下的哨兵》是对好八连官兵的真实写照。

1963年8月1日,毛泽东主席挥毫写下了《八连颂》:“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为一个连队写下诗篇,成了一代代八连人的骄傲。

我的讲述完毕,谢谢大家!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临川区纪委区监委网站 Copyright 2020 http://lc.fzlz.gov.cn/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临川区纪委 临川区监委  地址:临川区行政中心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lcqjwxjs@126.com
备案号:赣ICP备2021000202号 临川区公网安备:36100202000313号
技术支持:
抚州市中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