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临川廉政      审查调查      监督曝光      巡视巡察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专题 > 临川古今孝廉故事
临川古今孝廉故事

王安石与王韶的故事

来源:临川区纪委监委 发布于:2017/5/26 17:06:59 点击量:

王安石与王韶的故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嘉祐三年二月,王安石由知常州调任江南东路提点刑狱一职,相当于一个省的最高司法长官。

一天王安石巡察时路过庐山,在东林寺侧裕老庵前的一棵大松树上,看到一首诗。这首诗虽然油脂斑驳,但仍依稀可见。王安石一边细看,一边读了起来:

绿皮皱剥玉嶙峋,高节分明似古人。

解与乾坤生气概,几因风雨长精神。

装添景物年年换,捭阖穷愁日日新。

惟有碧霄云里月,共君孤影最相亲。

“此人以孤松明月自况,志节不凡啦!”王安石心中赞道,于是打听是何人所写。后来僧人告诉王安石,写这首诗的人名叫:王韶,王韶年少时曾寄居在裕老庵读书,常借佛前烛光照明诵读直到深夜。后来他离开庐山时,就在此树上题诗一首赋松明志。

对王韶,王安石早有耳闻,知道他从小博览群书,去年已经中了进士,已授新安主簿一职。次年二月王安石调到京城上任,京城离新安不远,所以,王安石就召见了王韶,两人相见恨晚,结为至交。

不久王韶被调任江西建昌任参军一职,可是未等任满,他便辞去了职务,不见了人影,搞得王安石甚为挂念这位友人。宋英宗治平二年,王韶回来了,王安石召见他,问他此去的行踪,原来王韶辞去官职后客游陕西,访采边事,足迹踏遍塞外,并乔装进入西夏,刺探西夏敌军军情去了,王安石对王韶的此等胆识大为钦佩。宋神宗熙宁元年,王韶将多年来刺探到的西夏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写成《平戎策》,向朝廷上书。《平戎策》中提出,欲取西夏,当先收复河湟;欲收复河湟,必招抚沿边蕃族等少数民族。王安石看后,对这个独到分析大力赞赏,在神宗赵顼面前力保王韶可用。神宗当即任命王韶为秦凤路经略司管。王韶接旨后一到边关就修筑城寨,屯兵垦荒储粮,招抚蕃民。同时开展边关贸易,积累资金,扩充军队。这些举措受到了当地边民和将士们的热烈欢迎。可是秦凤路经略使李师中和郭逵却坚决反对,并在朝中诬陷王韶搞这些举措是为了敛财与中饱私囊。顿时朝中褒贬不一,形式对王韶极为不利。此紧要关头,已任执政大臣的王安石坚决支持王韶,并担保王韶绝非图一己私利之人,并劝神宗不可听信一面之词,要派人去调查。事情后来果然查清,神宗先后将诬陷他人的李师中、郭逵调离,并任王韶为洮河安抚司事。

有了王安石的大力支持,王韶在任上继续实施他的为国强军,开拓疆域的任务。熙宁四年八月,王韶招抚了吐蕃族俞龙珂的二十余万部众。次年秋,王韶亲自领兵与蕃部木征、瞎药等部队作战,连战连捷,收复众多疆域,并在武胜筑了城池,设立了镇洮军,王韶的镇洮军顿时军威大振。捷报传到京城,本以为朝廷上下会举国欢腾,可是以枢密使文彦博为代表的保守派众多官员却联名上书王韶贪功冒进,必将惹怒西夏,激起大规模战争,此乃后患无穷。此危难时刻,又是王安石站了出来,在神宗面前力挽狂澜,严正的驳斥了保守派的观点荒谬至极,终使神宗皇帝拿定主意,随即下旨任命王韶为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兼任熙州知州。为此,王安石写下了一首七律诗,诗中将王韶与汉代大将霍去病相比,对王韶表示祝贺与期待,王韶得见此诗之后更是大为振奋。

王安石多次在危急关头解决了王韶的后顾之忧,于是王韶再接再厉于熙宁六年收复木征所占据的河州,瞎药部队投降,后又平定了羌人叛乱。此次大规模战役,王韶军行五十四日,跋涉一千八百多里,收复五个州幅员两千多里的土地,招抚蕃部三十余万人,取得了北宋王朝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辉煌胜利!




 



分享到:
上一条:邱体乾二三事  下一条:晏几道拒攀权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临川区纪委区监委网站 Copyright 2020 http://lc.fzlz.gov.cn/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临川区纪委 临川区监委  地址:临川区行政中心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lcqjwxjs@126.com
备案号:赣ICP备2021000202号 临川区公网安备:36100202000313号
技术支持:
抚州市中科曙光